close

「溫度」,這兩個字是我看完這一部韓劇的感受,看的過程中邊笑邊哭,笑中帶淚。

 

不知道是不是以前比較讓人懷念,雖然沒有活過那樣的時代,但每一次看到時代劇,就很容易有從前好像比較溫暖的感覺。在那個時代,沒有手機,但人與人之間卻是緊密的,你想一個人,不會透過視訊之類的科技,而是直接到那邊相見。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裡,只有一群平凡的人,在一個小巷裡發生了一連串可愛溫暖的故事。

 

 以下是人物細部描繪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◆德善:

 

雖然我無法真的很喜歡這個角色,她跟我有太多不一樣的地方,她很傻很笨,但卻很善良,總是笑臉迎人,帶給身邊的人滿滿的溫暖,即便想要討厭一個人,到最後還是無法長久。

個性很真,內心有著少女情節似的浪漫幻想,一感覺到愛情的腳步,就馬上追尋,但偏偏第一個愛上的人不愛她,對她有感覺的人又不勇敢表達,讓她老是以為自己是個沒人愛的可憐蟲。

她很不幸,排行家中老二,因為不太優秀,因此不受父母特別關愛,老是被罵,看到這個地方,簡直說出所有夾心餅乾內餡的老二們的悲哀,看到德善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很是心疼。

但只有她懂得金老闆的幽默,讓金成均不那麼孤單。只有她知道崔澤的眉眉角角,在他赴中國比賽時,悉心照顧他的生活。看到姐姐在異鄉讀書只有泡麵可吃,就算是那個以前常跟她鬥嘴打架,甚至欺負她的成寶拉,德善當下流下心疼的淚水,選擇用力地抱住姐姐。… …

 

undefined

◆寶拉:

 

首爾大學的高材生,個性潑辣,一兇起來連大人都要讓她三分。

 

比起女主角德善,我對於姐姐寶拉有更多喜歡,她是一個富有正義感,對時代有理想抱負的青年,但她不是不著邊際的朝革命前進,她會考慮到未來不讓家人擔心而努力。藏在她母老虎的外表下,有著一顆善良溫暖的心,幸好這一顆柔軟的心被善宇好好地看到了。

 

在感情上有很多的不確定和掙扎,這也是我很喜歡她的地方,大概跟我自己的性格很像,在面對善宇突如其來的表白,她沒有馬上接受,而是保持距離。當然,一開始是因為她有男朋友,基於道德感她果斷地拒絕,並劃清界線,不讓善宇有更多的想像空間。但當後來男朋友卻偷吃她最好的朋友,她果斷的與男朋友和朋友斷絕關係,這點我也很欣賞XD 好一個快刀斬亂麻

 

但當她終於理解到在她最孤立無援的時候,只有善宇像個超人一樣出現在她面前。在那個飢寒交加的夜晚,一群革命的學生被迫流放到鄉下地方,最後眼睜睜看見前男友載著最好的朋友離開,她用了僅剩的零錢,前幾通打給家人,最後的機會才給善宇。即便如此,就像這部劇最後描繪到德善和正煥未果的戀愛,用了像個超人一樣出現在她面前「時機」兩字概括,那寶拉和善宇肯定是把握了最好的時機,善宇在電話響了好幾聲後剛好到家接到了寶拉的求救,當然後面還有很多劇情皆是如此,總是能在對方最脆弱時,適時的給予安慰。即便交往過程中,寶拉曾經因為負荷不來而選擇放手,但在出社會後回過頭來,放下身段祈求善宇的復合。

 

 因為善宇種種的窩心與窮追不捨終於打動寶拉,寶拉很帥氣的跟善宇告白了。

 

寶拉像一隻刺蝟,用強悍的外表包裝自己,但她在善宇媽媽為了生病的女兒焦急的時候,放棄到同學家玩樂的機會,而開夜車載善宇媽媽到鄉下。在東龍離家出走時,雖然嘴上說著難聽話,但也只有她懂得為人父母與孩子的心情,不溫柔但很中肯的告訴東龍該如何做。在善宇面對母親與阿澤爸爸的感情時,他像個小孩一樣憤怒而不知如何表達,寶拉像個大姊姊一樣,同樣站在理性角度開導他。

 

 

她是一個很窩心的小孩,但她不是嘴上會說好聽話的孩子,跟大人之間永遠都有著一層膜,她有時也會感嘆自己為什麼個性就不能像妹妹一樣,想抱人就抱人,想說好聽話就說。就連母親都懷疑是否她與父親有過節,才讓父女之間有份尷尬感。但她是一個默默把事情都記在心裡的人,在發薪日,給每個家庭成員各一份適合的禮物。知道家裡窮,放棄自己的理想,寧願讓家裡盡早過上好生活。

 

 

寶拉是個寧願自己受傷,成為別人口中的壞人,成為主動對善宇提分手的壞人,成為一年裡回不到幾次家的壞人,心狠手辣(劇中很多人都說她很狠毒),但其實是顧全大局的犧牲者,一直在為家庭考慮,其實跟善宇是同類人,想要扛起家庭的重擔。

 

我之所以會喜歡寶拉,大概就是和善宇一樣看見她的可愛,以及某一部分她的個性很像自己。一個其實很善良,很在乎家人,但無法說出口的傲嬌女子。

 

undefined

◆善宇:

 

是一個妹控,父親因為早逝,讓他成為一個獨立又照顧人的暖男。

 

想必當初德善也是被他的暖心而打動吧!在同年的人當中他就是有種不同的氣質。

 

善宇完全不必媽媽擔心,什麼事情都會默默做好,彌補了這個家沒有男主人的缺憾。

 

但也許就是不想讓媽媽擔心的個性,讓他很多事情只能默默放在心裡不敢說出來,在面對媽媽妹妹與阿澤爸爸親密的舉動,他的心情很複雜,有種被取代的感覺,有滿滿的醋意,但他不敢問出口,只能假裝什麼都不知道的笑著。

 

但在寶拉面前他卻是一個小孩子,他不必再裝作大人,所以他可以很放心、很任性地哭著,釋放出他長期隱藏著的情緒,可能就是如此,他才愛上寶拉的,在父親的葬禮上,他想要勉強自己忍住那些悲傷情緒,用大拇指掐進食指(這動作與寶拉被渣男分手時如出一轍),但唯有寶拉告訴他可以大哭一場。

 

所以,他們倆真的個性很互補,都看到對方佯裝出的脆弱的一面,並且適當的給予安慰。

undefined

 

 

◆狗正八/正煥:

 

有著一臉不屑又兇狠的臉/心思細膩,卻老是言不由衷。

 

我很喜歡正煥一些貼心的小舉動,比如德善在搖搖晃晃又人擠人的公車上差點跌倒,正煥立刻站在德善背後讓她靠著。比如不懂英文的母親要出國,他默默在護照上用拼音拼出母親的英文名字。比如在阿澤練棋睡著時,幫他蓋上被子。

 

明明喜歡德善卻老是用言語傷害他,在面對喜歡德善的情感時,我覺得他有點像還沒長大的小學生,老是用說反話又默默行動的方式表達情感,但可惜德善不夠聰明,應該說女生都比較喜歡善宇那種表裡如一的暖男。

 

當德善對他有感覺的時候,德善不斷明示暗示正煥,他卻退縮了。或許是因為他很珍惜與阿澤之間的情感,所以在聽到阿澤誠實說出對德善的喜歡時,選擇退出這段三角戀。

 

情感這種東西,有時候就是要多一份幸運,多一份衝動與勇氣。

 

剛好這些東西都是正煥缺乏的,所以注定就要失去喜歡的人。

 

在終於長大之後,雙門洞的大家都各自生活,最終一次德善被渣男拋棄卻又好面子的到了演唱會現場,正煥與東龍去看電影,崔澤要比賽,但他們倆都意外發現德善其實沒有和約會對象去的時候,雙方都鼓起勇氣與德善見面,崔澤最終比正煥快。懊悔的正煥一開始怪罪於命運與時機,但在他聽見廣播傳來崔澤棄賽的消息,才終於明白:「阻擋我的並非紅燈,也非時機,而是我過多的猶豫。」

 

後來,一次聚餐上,正煥拿出戒指,跟德善說出一直以來沒說出的告白,但他依舊是很不浪漫但真誠的說著:「喂,我一天想你幾十次」/「喂,我很喜歡妳。」看似認真的告白最終還是用和東龍的玩笑呼攏過去了,但我想他是知道再也沒機會了,第十八集說的主題正是再見了,初戀,結束的正是正煥的初戀,就像那枚被遺留在餐廳的戒指,永遠停留在那裏成為遺憾。

undefined

 

 

◆崔澤:

 

雖然是生活白癡,但在下棋方面卻有著天才般的實力。

 

雖然不擅於表達,但在必要時刻還是會勇敢說出想法。

 

雖然老忘東忘西,但德善說過的話倒是很用心地記得。

 

 

 

在這齣戲當中,崔澤是個天才與笨蛋的神奇化身。

 

話說,這導演很喜歡這種題材啊,上一齣看完的《機智牢房生活》也巧妙地運用這個手法來描繪男主角性格。

 

他就像最後一塊僅存的最純潔的處女地,大家都在盡全力保護他的安危與純真。但只有德善不斷攻破防線,教導他說髒話,學會拒絕別人,以及面對世界險惡。

 

 

 

但跳出來說一下,我知道很多人喜歡朴寶劍,把他當做男神,這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,我確實能知道為什麼大家喜歡他。但整齣觀看過程,我只把他當小弟弟的感覺,或看超萌小動物的感覺,身為大叔控的我,對於這樣的寵物系男生沒有太多心動的feel,就只是有種被他的笑容療癒的感覺(跟丁海寅很像)。

 

 

 

崔澤雖然看似呆呆傻傻的,但所幸漸漸長大的他,懂得對於父親的愛有所餽贈。在比賽繁忙中,還記得父親生日並送禮物。在父親吐露心聲想詢問他有關善宇媽媽與他的關係時,他表示只是想要父親快樂就好,希望他可以吃到熱呼呼的晚餐。就像德善的爸爸說的:「崔澤肯定是懂得人情世故的,因為圍棋包含所有的人情世故。」崔澤總是能夠用極強的觀察力同理他人,並用簡而有力的表達出他的貼心。

 

而他能夠與德善修成正果,當然就是把握最好的時機,對於德善來說,那時愛情的懵懵懂懂,正需要一顆直球打進她的懷裡,讓她確定關係。而崔澤總是能夠很確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,從小時候就默默地記住德善的好,把這份好藏在心裡,對德善好。並且當機立斷的,放棄一場比賽,在德善最需要安慰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奔去,得到與德善的愛情。

 

undefined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(上/未完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lenye111380 的頭像
    helenye111380

    我的影 /我的癮

    helenye1113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